《“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正式發布之后,全國“互聯網+醫療健康”創新創業大會也于近日舉行。“健康中國”規劃如何搭上移動互聯的快車,全民健康如何進入互聯互通的網絡,正成為現實而緊迫的課題。
現代通訊和互聯網技術、可移動和智能化設備,正改變著醫療服務和相關產業發展方向。在許多國家,健康管理、個體化醫療、精準醫療已是大勢所趨。我國亦然,公眾開始重視“治未病”,強調健康管理,傳統健康服務模式越發難以滿足公眾需求。
在此背景下,互聯網醫療日益成為健康中國建設的突破點和新增長點,同時也面臨諸多問題和挑戰。為尋求有效商業模式,部分互聯網醫療企業淪為網絡廣告商,不僅背離互聯網醫療的發展初衷,也使其喪失了部分比較優勢。同時,網絡制假售假、虛假宣傳、“網絡號販”、“網絡醫托”等事件頻出,使本就模糊的行業政策趨緊、監管趨嚴,創新空間被壓縮。此前,一度受到熱捧的網絡售藥試點工作被監管部門喊停,就反映出相關領域改革的高度復雜性。如何避免一個符合時代特征、帶動健康中國建設的朝陽產業“曇花一現”,實現可持續發展,值得深思。
造成困境的原因首先在于定位不清。去年7月,《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為互聯網醫療明確了基本定位,但由于互聯網醫療與傳統就醫方式存在一些現實矛盾,且遭遇發展瓶頸,實踐中仍少不了“互聯網+醫療”與“醫療+互聯網”之爭。短期看,以傳統醫療為主、互聯網技術為輔的“醫療+互聯網”似乎更為實際,但這并不符合互聯網醫療的精神內核,不利于長遠發展。因此,應及時糾正定位上的偏差,進一步明確頂層設計,穩步走向“互聯網+醫療”。
同時,互聯網醫療是新技術催生的業態,若要使其健康發展,必須優先清除技術障礙,而不是把商業模式創新擺在首位。比如,壟斷資源的賣方市場與開放共享的互聯網技術如何匹配?信息技術與醫療核心業務如何深度融合?外部互聯網醫療資源與內部醫療系統如何對接?這些技術問題尤為關鍵。此外,還要完善廣大基層的基礎設施建設,為互聯網醫療真正發揮醫療資源再分配的作用打好物質基礎。
當然,互聯網醫療的發展也離不開政府的科學決策和嚴格規范。一方面應完善政策法規,給醫生“多點自由”,給互聯網醫保報銷“多點優惠”,從而釋放醫生資源,解除患者網絡就醫的后顧之憂。另一方面也做好資質認證、責任認定、信息甄別、醫保控費等制度設計,提高對網絡就醫風險的預警能力、管控能力,防止互聯網醫療的異化和過度互聯網醫療現象。
總之,對于醫療資源緊缺、醫療服務滲透率低的中國來說,另辟蹊徑以互聯網醫療助力健康中國建設,意義重大。面對互聯網醫療既不能“一禁了之”,也不能“盲目發展”,而應該堅持既要謹守底線、又要放開空間的實踐探索,走出一條有特色的健康之路。
互聯網的高速發展是當今時代的潮流,它不僅為人們生活和工作提供了便利,同時也加快了人們生活的節奏,給人們的生活添加了更大的便利,并逐漸發展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互聯網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有很多不規范的行為和部分,規范互聯網的環境為人們提供一個更好的更安全的互聯網環境是政府和廣大網民的共同職責。鄭州大華偉業廣告有限公司長期從事于網站建設工作中,為您提供專業,有特色的互聯網服務。
地址:鄭州市建業路鳳鳴路向北艾尚酒店十樓
服務熱線:400-609-8880
Q Q:1205043196
網址:www.visageofmendocino.com